C州B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

MBA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样本)

拟撰写学位论文的题目 C州B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
开题报告内容

一、    论文选题的依据

(一) 选题来源

在国际贸易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对外出口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贸易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外汇收入增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为鼓励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战略和政策上向沿海地区倾斜,开放了一批交通方便、工业基础好、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高、科研文教事业比较发达的城市,作为对外出口贸易的网络带动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其中C州市位于闽南厦漳泉经济开发区,是福建省经济发达城市,在2015年C州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149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连续17年居福建省首位。B银行是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旗下有多家控股金融机构,是中国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及公司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外汇业务是B银行自身传统优势业务,出口贸易融资业务是外汇业务里专门针对企业出口贸易进行融资的信贷产品,作为众多信贷产品中的特殊品种,不仅有着为商业银行创造利润收入的作用,更是能直接帮助作为市场参与者的企业、行业,甚至是能改善整个城市的出口创汇环境。对银行来说只有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出口贸易融资业务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信贷作用,才能保证银行稳定高效的运营下去。因此,研究C州B银行的出口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将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代表意义。

(二) 选题意义

对商业银行来说控制风险永远是最重要的经营目标之一,无论何种信贷产品,只有管理与控制住风险,才能最终实现银行效益目标,满足企业补充资金的需要,促进行业及地区经济的发展。出口贸易融资业务是众多银行信贷产品中要求相对较高、风险管控较严的一种,出口贸易融资业务与出口环境息息相关,其风险主要源于国际进出口市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有其天然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往的案件事实也证明出口贸易融资业务是风险的高发地。面对国际出口企业、行业及市场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针对出口贸易的各种特点,银行在贷款投放之前、之中、之后整个过程里,尽职做好各项防范措施是控制风险的关键。对企业而言,在银行控制风险的各种信贷条件的要求下,其出口业务将会更加规范,出口资金需求将会得到补充,生产将得到进一步扩大,创造更多收入;对本地市场而言,银行控制风险的信贷举措将会优化监管环境,加速企业优胜劣汰,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使本地市场能更加适应多变复杂的国际环境;对B银行而言,规范出口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管控有助于增加银行的利差收入,有助于与其他银行业务进行联动,扩大B银行本身外汇业务行业领头羊优势,提高银行综合实力,实现国家对B银行服务出口企业的要求。

(三)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管理研究或是信贷制度的研究已十分详尽,然而

在细化到具体产品的研究却比较少见。本文基于利率市场化与汇率市场化的贸易全球化背景,借鉴国内外其他产品的研究经验,结合出口贸易融资业务的实际情况,将风险管理分步骤分类别进行研究。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国外方面,从上世纪中期开始,国外商业银行凭借300多年的蓬勃发展构建了成熟的风险管理理论体系。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先从总体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入手,然后回顾信用风险管理理论、市场风险管理理论、操作风险管理理论等具体方面的文献,最后从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早期具代表性的相关研究为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资产管理理论,主要提到重视对资产的管理,管理内容大致分为流动性、贷款、投资三大板块,目标是以最低的经营风险获取收益最大化;凯恩斯1930年在其《货币论》中明确指出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现象;2004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信贷风险引入内部评级法,重点关注了风险识别,对风险计量的精确性等做了严格的规范,在全球范围获得普遍接受与推行;由于在西方国家各国之间国际贸易发展起源早,因此在国外有较为成熟的市场风险管理理论,特别是外汇风险的相关理论,一些学者如Crosetti等指出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受汇率变动大小以及变动方向影响显著;Michael Haubenstock于2002年提出操作风险管理应包含四个组成部分:战略、流程、基础设施、环境,这四个部分形成操作风险管理的框架。

国内方面,对于出口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起步较晚,是从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才逐步得到重视。陈四清(2007)认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下商业银行的竞争就是其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风险管理能力已经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本文从实际的银行工作经验入手,以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出发对商业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理论进行研究:关于银行内部,关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江其务(2003)认为商业银行应该实行“信贷营销制度”与“风险处置制度”并行的战略,并提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改进的建议;王啸(2010)认为我国资本市场上包括风险在内的很多问题都归因于制度性、结构性的缺陷;王捷、刘帅(2011)认为,国内银行传统的组织结构不能满足贸易融资业务的需求。关于监管外部,在出口贸易融资业务产生根源的方面,李华(2000)指出信用体系不完善一直是制约我国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王晓春(2006)认为,我国银行业间融资业务的无序竞争破坏了行业风险管理的标准;从外管局视角,岑健、黄丽峰(2010)提出出口贸易融资缺乏明确的政策管理依据。

二、    论文研究的目标、方案

(一)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1.理论分析法;2.文献研究法;3.案例研究法。本文以风险管理理论、银行管理理论、企业融资理论等为基础,以信息不对称理论、行为金融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博弈论等理论逻辑,搜集大量国内外关于出口贸易融资业务及风险管理的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进行梳理、对比、提炼和归纳总结,找出相关研究的问题,分析B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运用案例分析结合B银行内多家具体企业的出口贸易融资业务典型案例与实地研究,针对具体业务具体产品分析具体风险,验证本研究的适用性与科学性。

(二) 技术线路

本文的技术线路简单归纳如下:

(图略)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将文章分为三部分,具体内容分别为:

第一部分(第1至3章):阐述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说明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对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回顾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动态;介绍出口贸易融资业务背景,包含C州B银行所处环境和经营情况,并介绍出口贸易融资具体业务与业务流程。

第二部分(第4至5章):先通过风险识别方法,识别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内容,并介绍典型风险案件;然后根据国际出口贸易本身特征揭示风险产生的根源,分析在出口贸易融资业务流程中的风险暴露点;最后根据具体出口贸易融资业务产品,衡量与评价出口贸易融资业务在流程中是否有效的进行风险管理。

第三部分(第6至7章):提炼以往经验,从多个方面提出具体的风险应对措施和风险监控,总结B银行如何在出口贸易融资业务流程中更好的管理风险。

本文的章节设置如下安排:

第1章  绪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线路图

1.4  本文的创新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国际贸易融资

2.1.2  出口保理

2.1.3  银行信用

2.1.4  风险的定义

2.2  相关理论

2.2.1  银行风险管理理论

2.2.2  SWOT分析

2.2.3  博弈行为理论

2.2.4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2.3  文献综述

2.3.1  国外相关研究

2.3.2  国内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C州B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介绍

3.1  C州B银行所处经营背景

3.1.1  C州地理历史人文优势

3.2.2  C州出口企业概况

3.2.3  C州金融业发展环境

3.2  出口贸易融资具体业务介绍

3.3.1  国际保理

3.3.2  出口融信达

3.3.3  协议融资

3.3  C州B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SWOT分析

3.2.1  优势

3.2.2  劣势

3.2.3  机会

3.2.4  威胁

3.4  出口贸易融资业务流程介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C州B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识别

4.1  风险识别方法

4.1.1  生产流程分析法

4.1.2  风险列举法

4.2  出口贸易融资业务识别风险介绍

4.2.1  信用风险

4.2.2  市场风险

4.2.3  操作风险

4.2.4  其他风险

4.3  出口贸易融资业务典型风险案件

4.3.1  信用风险案件

4.3.2  市场风险案件

4.3.3  操作风险案件

4.3.4  其他风险案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C州B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分析

5.1  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形成原因

5.1.1  信用风险产生根源

5.1.2  市场风险产生根源

5.1.3  操作风险产生根源

5.1.4  其他风险产生根源

5.2  出口贸易融资业务流程风险暴露点分析

5.2.1  融资活动与生产活动无法嵌套

5.2.2  汇率风险暴露

5.2.3  融资币别与企业用汇不匹配

5.2.4  银行境外履约困难

5.2.5  发放流程长授信审批受限

5.3  出口贸易融资业务流程的衡量与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C州B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处理与监控对策

6.1  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应对措施

6.1.1  技术层面对策

6.1.2  政策层面对策

6.1.3  管理层面对策

6.2  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监控措施

6.2.1  银行内部监管

6.2.2  行业外部监管

6.2.3  境外沟通渠道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2017年11月完成)

(四)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从理论与实际出发,归纳出C州B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完整流程中风险存在的暴露点及产生的原因,提出对C州B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的改进和完善建议。

三、    论文的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本文以实际出发,对C州B银行的出口贸易融资业务这单一具体的业务进行分析,细化流程由大及小层层解析,运用风险理论进行归纳总结,进而提出风险管理的改进和完善建议。创新之处在于本文研究的视角为基于全球化开放贸易背景下针对C州市B银行的出口贸易融资业务进行风险研究,这个研究视角是全新的,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    论文达到的预期目标与预期研究成果

本文将努力找出解决C州B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这有助于B银行该项业务的更好开展,有助于其他银行、贷款企业、政府机构等对该业务进行更深刻的了解,有助于提升多个方面包括银行、企业、行业等的综合竞争力。

五、    论文的研究进展和进度安排

本文的进展进度安排如下:

第1章  绪言 2017年4月完成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017年6月完成
第3章  C州B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介绍 2017年7月完成
第4章  C州B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识别 2017年8月完成
第5章  C州B银行出口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分析 2017年9月完成
第6章  C州B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处理与监控对策 2017年10月完成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2017年11月完成

六、    主要参考文献

[1] 周亮球. 风险管理流程视角下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3年

[2] 孙旭. 出口企业收汇风险管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年

[3] 汤国生. 供应链金融背景下银行授信决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2014年

[4] 龚坚. 供应链金融的银行信用风险:[博士学位论文].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1年

[5] 李诗华. 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与防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11年

[6] 王捷.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3年

[7] 李拓. 国外商业银行信用评级及限额管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年

[8] 张欣. 汇率变动对中国出口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5年

[9] 袁荃.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决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10年

[10] 杜欣欣. 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功能再造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14年

[11] 王小梅. 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渠道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4年

[12] 毕玉江,朱钟棣.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商品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世界经济,2007,(5):3~15

[13] 彭江平.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系统.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9

[14] 王聪等.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结构研究.经济研究,2007,(7)

[15] 朱彤,郝宏杰,秦丽.中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关系的经验分析——一种外部融资支持的视角.南开经济研究,2007,(3):124~131

[16] 张二震,方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南京大学学报,2008,(4):5~13

[17] 张义刚,唐小我.延迟支付下段生命周期产品批发价契约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11,(3):63~69

[18] 张义刚,唐小我.供应链融资中的制造商最优策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6):1434~1440

[19] 顾心铭.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度量框架研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2010,(10):52~55

[20] 马时雍.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52

[21] 武剑.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与管理.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235~240

[22] 李志辉.现代信用风险管理量化度量与管理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106~108

[23] (美)安东尼·桑德斯.信用风险度量(,刘宇飞).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9

[24] (美)克雷普斯.博弈论与经济模型(,邓方).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

[25] Anthony Creane. Risk and Revelation Changing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Economics,1998,(65)

[26] Harry M Markowitz. Portfolio selection. Journal of Finance,1952,(7):77~91

[27] Michael B. Gordy A comparative anatomy of credit risk models.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ial,2000,(24):18~19

[28] Franklin Allen & Douglas Gale. Financial Market, Intermediaries and Inter temporal Smoothing.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7,(3):523~546

[29] Krishan H, et al. Coordinating Contracts for Decentralized Supply Chain with Retailer Promotional. Management Science,2004,(4):550~559

[30] Franklin Allen, Anthony M. Santomero. What do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do?. Journal of Bnaking & Finance,2001,(25):273~275

[31] Jeffrey Zack. Bigger is better in reengineering, study finds. American Bnaker,1994,(3):15~16